银行招聘考试

招考信息报考指导阅读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络课程图书教材申论批改1对1公开课返回首页

2018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14岁男生暴打母亲”,谁才是施虐者?

推荐:湖南银行招聘网2017-12-01 11:18:36 | 来源:荆楚网

近日,一条“学生暴打女子”的视频引起网上热议。据相关媒体报道,视频中被打的女子是该学生的母亲。打人的男生今年14岁,父亲早年因意外死亡,母亲患有语言残疾及智力障碍。这次男孩动手的原因,是问妈妈要几块钱零花钱,妈妈不给。

“只敢在家里拿老婆孩子出气的那是懦夫,敢在外面横的才是真男人。”这是之前流行于网上的一种说法,本来觉得只是网友们的调侃之语,直到我发现小孩暴打残疾母亲的真正原因竟是“残障母亲跟着很没面子”,这让我不禁展开一系列更深层的思考。

十几岁的孩子三观发展还不成熟,极易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残障母亲出于对儿子的关心而时刻跟着他,而男孩心智未成熟,错误地觉得妈妈跟着他的行为让他很丢面子,于是开始打骂妈妈。男孩的做法固然是该被批评的,然而社会环境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让男孩觉得丢面子的是残障母亲的跟随还是周围路人的指指点点,抑或是同学们私下里的嘲笑,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心的,低保、学校和社区各方面的关怀或许能帮他们一时,但环境中的冷言冷语才是这个青春期孩子最大的敌人。

人,作为一种群居性生物是无法脱离社会的,而一些无心的冷漠言语或者一些下意识的不正当眼光都可能成为将弱势者推向边缘化的推手,这种做法比真正肉体上的伤害更加可怕。新闻中的孩子或许没想到这么多,但“残障母亲跟着很没面子”这种想法已经很好地证明了他正收到的无形“欺凌”,尽管那些施虐者可能更本就没意识到这点。人们面对欺凌往往有两种应对,其一是奋起反抗,就像新闻评论里一些激进青年的看法“谁欺负我妈,我就怼谁”,可小孩子毕竟思想上不成熟,他选择了更简单的做法——加入欺凌一方,让自己也成为施虐者,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新闻。这一点,让我想到了阿Q,被强于自己的人欺凌后去欺凌更弱的小尼姑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新闻里的母亲自然就是“小尼姑”的角色了,面对自己的孩子,母亲永远是弱势的一方。

新闻的最后,男孩的结果是被网友“人肉”搜索,不敢出校门,看到这里我不禁汗颜,按照我在本文开头的发言,我和这些网友一样,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施虐者,虽然我们自以为做的是正确的,小孩也确实该批评,然而仗着道德的制高点去大义凌然地释放自身的暴力,欺凌弱者真的就是正确的吗?我无法苟同。

欺凌、歧视、暴力犯,永远都不会消亡,重要的是社会怎么去处理,真正的文明人不该只是向我或是新闻中的网友那样拿一个孩子出气。文明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文明人也该时时刻刻自我省视是否自己又在无意间成为了施虐者。

稿源:荆楚网

作者:罗旋

更多银行招聘信息请访问:湖南银行招聘考试信息网

湖南中公教育提示您:考生可关注湖南中公教育官方微信(微信号:hnzgjy),或联系在线咨询QQ进行咨询→点这里咨询

责任编辑(hnoffcn_zyq)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湖南银行招聘考试相关文章推荐
考试提醒
重点推荐
视频专区
推荐课程
最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