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2)比较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异同、黑猩猩骨骼和露西骨骼化石的异同,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察、比较,提升观察、对比、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难点】
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现代类人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黑猩猩的图片,提出问题:
(1)人是从什么动物变来的?(学生给出不同答案:猴子、大猩猩、猿猴等。)
(2)图片上的黑猩猩能不能变成人呢?(不能。)
(二)新课展开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教师多媒体展示达尔文及其进化论,介绍相关知识。提出问题:为什么达尔文说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学生疑惑。)
(2)教师播放现代类人猿的纪录片,提出问题:这些类人猿分布在哪些地方?生活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
(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是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
(3)类人猿和人类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制造工具、语言交流等方面有哪些异同?
(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有以下几点: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是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一般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简单和复杂的工具;脑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到脑量约为400毫升,无语言文字能力,人脑容量约为1200毫升,语言文字能力强。)
(4)教师展示森林古猿图片,提出问题:人类和类人猿相比,谁与森林古猿更相似?
(类人猿。)
(5)为什么森林古猿的一支会演化成人类,另一支演化成类人猿呢?
(引出“从猿到人的进化”。)
责任编辑(hnoffcn3)